2022-09-06 10:15:48 金玉心理 點擊數:
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兩個家,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,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;另一個是我們長大后結婚成家,重新組建的家庭。?
其中第一個家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,而當我們有了孩子,我們又變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。
網絡上很火的一句話,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。相信它之所以會火,就是因為很多人都在文案中的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吧。
一個幸福的家庭生長的孩子她的內心一定是幸福、豐富的,而不幸的家庭所教養(yǎng)出來的孩子或自卑,或敏感,或心理有點扭曲,所以才說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。或許我們看不見,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觀念、性格特點、行為方式、夫妻關系等又確確實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。
從某種角度上說,原生家庭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運。
原生家庭的傷疤,目的不是為了要怪罪父母,而是從這些已經形成的傷害中,承認自己的過去,承認父母有他們的不足與局限,也承認你值得被愛、被肯定、被接受。
一直以來,人們都把父母推在極高的位置,人們歌頌他們的偉大,稱贊像山、像超人、像保護神、像永遠都不會累。但其實,他們只是普通人,會犯錯、會偷懶、會失望、會放棄。
他們自己也曾經無所顧忌的孩子,現在卻為了自己的孩子無所不能。就像《你好,李煥英》中說的那樣:打我有記憶起,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模樣。這常常讓人忘記了,媽媽也曾經是個少女。父母也是普通人,也是第一當父母,難免做不到事無巨細。孩子只有父母相互理解,才能放過自己。
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,它塑造我們的個性,影響我們的人格成長。親密關系,情緒互動,甚至我們再戀愛中和婚姻中也在不知不覺原生家庭的影響。原生家庭是伴隨我們每一個的,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能追溯到痕跡。
李開復說:“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,責難他人。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,常常憂慮。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,個性羞怯。在羞恥中長大的孩子,自覺有罪。”
“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,深具自信。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,能夠忍耐。在稱贊中長大的孩子,懂得感恩。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,喜歡自己。”
如果原生家庭父母關系不好,對孩子也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,如果已經產生了不好的影響,不妨和孩子坐下來聊一聊,說出你們之間存在的問題,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,解開彼此的心結。
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不是你自怨自艾的借口,生活還在繼續(xù),人就應該向前看,不應該沉湎于過去的痛苦里,將過錯都推給過去。我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,就不應該讓它延續(xù)下去,傷害到我們的下一代。